00  

 (當五感消失,我們失去了什麼?還有什麼被留下來?所以我選擇這張當封面)

 

---

 不暴雷心得區:極好雷!! 

儼然就是芭樂災難片的片名,其實是一部充滿哲理的劇情片

說是用另類的方式來呈現末日,不如說是用末日來閱讀人的情感

如果有一天,人失去了嗅覺、味覺、聽覺、視覺,就這樣而已

明明不會死,但世界會不會毀滅?

如果不會,那人類是否還有其他更完美的感官?

這是個可以思考的情境,也讓電影非常值得一看!

--

 

 

 

前陣子突然想起Turtles的《Happy Together》這首歌,結果查到由Youtube網友Esther Eyes將自己的聲音結合Piano Guys演奏的版本,把這首原本就略帶墮落而寂寞的曲子,又覆上了一絲法式浪漫情懷。而搭配的影像,Esther Eyes便是借用了【末日情緣】的畫面;螢幕中一下深愛彼此,一下冷漠以對,一下又抓狂爆烈的男女主角,讓我立即找了這部電影來看。

 

 

2011年出品的【末日情緣】,看似搭上了瑪雅末日說的風潮,其實原片名叫做【Perfect Sense完美的感官】,是扎扎實實的劇情片。但這部電影確實有著末日的氛圍,顯得相當另類:一種陌生的病狀正在世界各地無預警地展開,瞬間蔓延成全球性危機,它不會奪人性命,卻會剝奪人們的感官;失去五感固然不方便,但卻不會嚴重影響物種生存,少了這些感受,人與人的情感將更為麻木,或是更見其可貴?當嗅覺、味覺、聽覺…甚至視覺,都慢慢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時,人類社會又會變得如何?

 

 

04  

染病最初你會突然想起失去的事物,感到傷心不已,止不住痛苦......接下來就失去了嗅覺,與氣味相聯結的回憶是否也失去了?

 

 

從大意來看,【末日情緣】近似【世界奇妙物語】,將奇幻的設定以寫實的方式展現,像如果電話亭那樣給觀者一個思考的入口。而觀賞這部電影最大的獲得,就在這段思考的旅程。整體來說,對「愛」的推崇,是這部電影最容易被閱讀到的價值觀。電影打從一開始就點出男女主角在愛情相處上的缺陷,充滿自閉、挾怨又悲觀。如外在條件優秀的男主角,能與人同床做愛,卻無法與人同床共眠;女主角則是不自覺地想證明自己交往的對象是個爛人,在感情失敗後又自憐自艾。而當病症爆發,人們逐漸失去感官,所帶來的恐慌和進而失序的社會,反讓男女主角的距離越來越近。他們無所適從,只有彼此,在失去「感知」後,兩人之間所剩的交流都顯得彌足珍貴,直至最後的擁抱。

 

 

01  

突然,患者感到一陣恐慌,緊接著就是極度的飢餓,手抓到什麼就吃什麼,管他是生的熟的活的化學的......然後就失去了味覺...

  

02  

之後是聽覺,失去聽覺之前,人們開始互相謾罵,用彼此熟悉的小秘密攻擊對方,充滿抱怨、挖苦、憎恨。

 

 

以「愛情」為主體的劇情,既沒有忽略「末日」應有的寫實荒唐,更適度添加劇情支線,讓「愛」這個核心有更完整地呈現。先看所謂的荒唐,其中設計得最精準的,便是男主角的工作環境 - 高檔餐廳。人類基礎的生存需求是吃飽,餐廳則是文明的象徵,更是純粹為了滿足感官的存在。這時,若失去了嗅覺,餐廳該怎麼辦?那就調味料加多一點,滿足舌頭,一樣很快樂;如果又失去了味覺,餐廳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沒關係,那就著重口感與視覺,酥脆或綿密,色彩鮮艷或精緻擺盤,餐廳仍舊高朋滿座,而人類文明便在這樣看似逃避的氛圍中,顯現出這個物種獨有的生命力。每當社會隨著一種感官的喪失而短暫失序時,人們總能以極快的速度建立起新的平衡,日子在荒唐的解構與建構中,合理的進行下去。

 

 

而同樣是在荒唐中所顯示出的生命力,便是人類在任何境地下,對「愛」的渴求。電影以很多細節去呈現這類的多樣性,如人們在絕望中將神職人員綁起來等死,卻又在絕望中再次鬆綁,尋求宗教的庇護;女主角討厭姊姊的小孩,但在最後看到姊姊一家人的彼此擁時,仍感到無限滿足;而最後,人們不再被絕望圍困,開始為最後的末日作準備,世界的秩序顛倒了,盲人走在最前面,引導人們該如何前進,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愛,以新的形式繼續運轉著。

  

 

05  

最奇妙的是最後,人們的雙眼將看到光芒,內心感到無限希望與喜悅,只渴望立即奔向所愛之人的身邊,然後黑暗迅速降臨。這時互相擁抱的人們因為失去視覺,再也不在乎他人的眼光,他們只擁有彼此,極其普通,也獨一無二...

 

 

看到這兒,我發現電影所推崇的,好像不僅是「愛」了,而是建構人的一切;所謂「最完美的感官」,也許就是人性本身。失去五感後,我們必然還擁有愛,但愛卻需要五感的輔助去累積價值,就像嗅覺所象徵的回憶,味覺象徵的慾望,聽覺所帶來的爭執……每一樣都無限美好,只是難免擁有時忽略,失去後才深覺珍貴;若以寬廣視野地回頭看,人類的這種矛盾特質,本身也顯得珍貴無比,「珍惜」也因此成了永恆的課題。

 

 

但看完電影後,我以這樣的心情回味這部電影,卻突然發現其實它拍得很簡單!整個末日的進程,仍舊純粹是「愛情」的寫照。當一個人遇見另一個人,被吸引,產生愛意,過往不開心的回憶顯得不再那麼痛了;他藉著這場新戀情,往前踏出新人生,最初也最強烈的,便是身體的接觸,慾望的實現;而後兩人慢慢熟悉瞭解彼此,出現了摩擦,在爭吵與攻擊中後悔,在後悔中溝通,在溝通中更瞭解彼此;最後,過往種種都不再重要,人們終於學會了包容、接納、原諒……一切只剩下愛,如同曾體會過這一切的前輩所說:「愛情是盲目的」,這便是Perfect Sense。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寫在心得之後的零散想法: 

 

(1) 導演David Mackenzie與編劇Kim Fupz Aakeson實在非常有才,讓整部電影都設計得極其精準,除了感官的喪失外,一切的病症的前兆,發病的過程,到後續人們對其他感官的需求改變、心境上的轉化,或整個社會機器的調整,都值得咀嚼。


(2) 我相當喜歡這部電影在對白的編排。整個劇本對話相當少,絕多是由女主角Eva Green以旁白方式去獨白,使得末日電影在旁觀又主觀中,凸顯出矛盾的主題。而他冷漠又迷情的腔調,將氣氛拉得更為寂寞,但在絕望中卻又透出一絲渴望,詩意濃厚。


(3) 這部電影在色調、攝影、音效、節奏上都很精緻,特別是在最後五感一一消逝後,觀眾隨著劇情,也恐懼於失去聽覺與視覺(沒有這兩樣,還看什麼電影?!),情緒上被拎得提心吊膽!


(4) 每個感官的失去,都影響著人的反應,而當失去的越多時,人因此顯得很極端,因為隱藏感情變得更容易了,但相對的,要展現情緒卻非常不易。當故事最後只剩下視覺時,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刻,就是人們仍去餐廳用餐,但都用手語說話,每個人都肢體誇張,面容表情十足,看起來好像更開心了……真是讓人玩味的情境!


(5) 最後,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SM主題的色情漫畫,大意是以剝奪主角的全部感官,去加強他對性愛的渴求,變成只對性愛有感知……那個概念太過噁心,漫畫也寫實到成了我日後的噩夢…Well……

 

 

 

 最後附上網友 Esther Eyes 結合 Piano Guys 演奏版本的《Happy Together》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愛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